電影院沒開門,但他們可以這樣看電影!

電影院沒開門,但他們可以這樣看電影!

露天電影院回來了!

圖源:視頻截圖

夜幕低垂,初夏的微風混合著爆米花的香氣,久違的「壩壩」電影重現成都街頭。

這是峨影廠舉辦的「峨影1958公益放映」活動,截止6月6日,共放映了43場,備受孩子們和城市居民的歡迎。

行業新觀察:「峨影1958公益放映」走進社區 露天放映釋放觀影熱情

不僅是四川,南京、西安、張家港、鄂爾多斯等全國多地也組織了各類公益露天電影放映活動。這些「行走的電影院」讓等待已久的觀眾能與熱愛的電影在露天重逢。

圖源:微博

6月3日,上海市委宣傳部下發了露天流動電影放映規定,對疫情防控期間的露天放映進行了規範和引導。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電影院暫時不能開門迎客的當下,露天放映是否能成為維護觀眾觀影熱情的一種途徑,同時也為電影放映企業謀求新的盈利渠道呢?

釋放觀影熱情

舊時情懷的當代投射

「十里八鄉的人都趕來看電影。在物質和精神都比較匱乏的年代,那種全民高漲的熱情,令我記憶猶新。」

回憶起少年時代露天電影院的火爆場景,著名導演張藝謀依然滿懷感慨。

2007年,在全球35位知名導演為慶祝戛納電影節60周年而拍攝的短片集《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電影》中,張藝謀也特別把屬於自己的「3分鐘」獻給了記憶深處的露天電影院。

《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電影》劇照

短短3分鐘的影像,雖然無聲,卻用考究的光影和構圖,重現了老少觀眾對於露天放映的無限熱情和一方幕布前後的觀影百態。

張藝謀短片劇照

每當有露天電影放映的夜晚,男女老少便會從四面八方搬著小板凳早早趕來,聚集在工廠、農村、學校附近的空場上。樹上、圍牆上、麥垛上、甚至銀幕背面都擠滿了烏壓壓的人群。

張藝謀短片《看電影》劇照

泥地里插上兩根竹桿,竹竿頂部繫上一塊白色幕布,再加上簡單的放映和音響設備便構成了露天影院的全部要素。

露天流動放映的條件雖然簡陋,但對當時的觀眾而言已是十足的精神饗宴。從上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露天影院早已不僅是一種簡單的觀影形式,而是幾代人記憶的縮影、情懷的載體與電影夢的搖籃。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全國影院建設的發展,露天電影院雖已不再是觀影的主流方式,但仍以各種特色形式得到保留,如汽車影院、夏季便民放映等等。

各大電影節上,各種因地制宜的露天電影院也成為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戛納電影節的沙灘電影院成為打卡聖地,國內的平遙國際影展也專門搭建了可容納1500人的「站台」露天電影院。

平遙國際影展「站台」露天電影院

與以上這些情境不同,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當下,露天放映的重新興起無疑具有特殊意義。

「第一場放映,可能是大家許久沒有看電影了。當第一個畫面出來的時候,全場掌聲雷動。」四川峨影一九五八電影城投資有限公司副經理張良對記者回憶道。

一場場「壩壩」電影不僅讓兒時記憶照進現實,對於觀眾積蓄已久的觀影熱情更是一次很好的釋放。

「露天放映是有一定的觀眾基礎。這種形式有很強的年代感和時代感,有這種記憶的人,會非常想參與。」中國電影資料館收集整理部主任、資深影展策展人林思瑋解讀道,「露天電影在當下最大的意義就是喚起觀眾重新聚集觀影的感受和體驗,也能豐富廣大群眾的業餘文化生活。」

露天放映有局限

硬體升級打造長效放映機制

在有效釋放觀眾的觀影熱情,帶來獨特觀影體驗的同時,露天放映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方面,露天放映的片源仍以上映過的經典老片為主,對觀眾吸引力有限,需要產業政策在片源上的支持。

另一方面,露天影院的放映設備也亟待升級。「如果想把大的廣場改造成規模放映的場所,硬體非常重要,必須提升到2K以上的放映條件。觀眾喜歡的3D等特效類放映也需要一定的技術支持。」林思瑋說道。

目前,露天放映大多集中在晚上,但隨著技術的進步,可以通過LED屏幕等技術,讓露天放映能夠在白天進行,這將是未來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

放眼世界,從博洛尼亞著名的馬喬雷廣場「星空電影院」、悉尼南部的聖喬治露天電影廣場再到德國德累斯頓4800英尺高的全球最大移動電影屏幕,許多知名露天電影院與餐飲、旅遊業緊密結合,已成為當地一張閃亮的旅遊文化名片,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慕名前來。這些都對中國露天電影院的發展有借鑒意義。

戛納沙灘影院

「我們的露天放映,還不是一種實體的、能產生很好效益的經濟行為,我們的露天放映可以和其他的經濟形式相結合,成為一種有生命力、可持續發展的形式。如果能從政策和產業投資的角度,共同打造長效的露天電影放映經濟形式,有望成為未來的產業趨勢。」林思瑋表示。

6月3日,上海市委宣傳部發布了《關於疫情防控期間本市露天流動放映管理的通知》。通知指出,想要從事電影流動放映的企業或者個人需要向所在地區的電影主管部門備案,還需要補充提交露天流動放映活動,疫情防控預案,院線加盟書等材料。

在林思瑋看來,這一政策的出台,讓露天放映有規可依,是主管部門對於露天電影這種商業形態的規範化管理,也是有益的支持,對於整個行業的逐步復甦和院線整體的發展,都具有積極意義。

「我長大時看著他們表演著愛情,

當他們接吻的時候我感到傷心,

在銀幕的下面孩子們做著遊戲,

在電影的裡面有人為她哭泣。」

郁冬的這首《露天電影院》承載著一代人的露天電影情懷。如今,在電影產業逐步復甦的大背景下,這份與星月同輝的光影記憶也有望煥發出全新生機。

作者:Miro

編輯:娜塔莉·博

/ MORE /